以信心聽聞佛法

站在說法者的角度來說,佛陀曾經制定一條戒律是「不可以對不信者說法」(不可以對不相信的人說法)。

要怎麼樣知道一個人有沒有信心呢?
依照印度以前的一些傳統,可以從聽聞者的舉止和行為的恭敬心看的出來。

信心必須自己去培養、去學習才能生起,有了信心,你對「法」自然會知道怎麼樣去取捨,法才會真的對你產生力量;
佛經裡提到:沒有信心的人,任何善法功德,是一點都沒有辦法生起的。

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信心會讓你心胸開闊,會讓你的心打開」。
我們常常都會讓心緊閉著,總是會有猜疑;
有了信心,心就會打開,那麼「法」就容易進來。

~堪布拉布

請把這9句話寫在你的辦公桌上! 對你有好處。

第1句
不為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
只為清清楚楚的現在努力!

第2句
只有先改變自己的態度,
才能改變人生的高度!

第3句
在抱怨自己賺錢少之前,
先努力學著讓自己值錢!

第4句
學歷代表過去,
學習能力和心態才代表將來。

第5句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該奮鬥的年齡,不要選擇了安逸!

第6句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
而是堅持了,才看得到希望!

第7句
壓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
而是,比你厲害幾倍的人,依然在努力!

第8句
現實和理想之間,不變的是跋涉,
暗淡與輝煌之間,不變的是開拓!

第9句
你努力做的事情,也許暫時看不到成功,
但不要灰心,你不是沒有成長,而是正在紮根。

寫論文要用什麼AI工具比較好用?

  1. 用Chatgpt or Gemini 開源AI ,給他一句話例如
    “我打算找有關於iPhone 17的相關文獻,請給我適用於 google notebooklm的提示詞共十組“
  2. 進入到 Google Notebooklm 左側畫面使用網路找文,輸入第一組提升詞,它會跑出全球適當的文獻或是文章,你點進去看是否你要的,要的打勾留下來,繼續輸入第二組提示詞…直到第十組
  3. 此時 Google Gemini左半側已經有一堆文獻了,接下來在中間畫面寫出你想要生成的產出提示詞,產出來的東西只會使用你左半側被選中的打勾的文獻進行產出文件,產出來的東西如果你要保留下來,務必要點選成為 記事,這樣它會被留在右邊側的產出文件,這些文件可以再生成

a 教育訓練內容
b 課後考題
c 播客互動,下載下來重複聽,讓你上台前孰能生巧
d 產出思維導圖,再利用思維導圖尋找更深入的資料,再變成左半邊的輸入文件
e 所有右半側產出文件都能打勾讓它再成為左半側的輸入文件

充電

一個人的福報,源於自己往昔的善業。

就像手機充電,今天的電是昨天充的,
而電用盡就沒了,明天若想打,就要今天充;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
未來的安樂,
來自於當下的斷惡行善。

~索達吉堪布

《 對窮人特別照顧的黑財神 》


黑色臧巴拉禮讚文
怙主虛空藏尊降澍珍寶雨, 無生自性清淨身色藍色尊,
你乃金剛勇識我誠供養你, 祈請恆賜我心希求之果位!

這位財神特別對窮人照顧有加,如果家裡條件比較一般的信眾可以猛烈的多念誦這個禮讚文!

黑財神身青黑色,是東方佛里的金剛不動佛為了利益娑婆眾生解脫窮困之苦而化現,黑財神被認為是五姓財神中施財立即見效的財神,甚至有“財神王”的稱號。

黑財神的主要功德為驅除所有違緣的糾纏,並使一切善願都能心想事成,圓滿無礙。

此尊身形矮胖,大肚福相,紅發黑膚裸體,三目圓睜,發鬚眉赤紅如火,頭戴寶冠,以珠寶瓔珞、以八龍王為飾,生殖器上豎,輝光靠背,粗體大腹,右手擎盈血顱器於胸,左手捉吐寶鼠,兩足以右曲左伸姿威立, 踏於黃色持財天背,安住蓮花月輪座上。黑財神身青黑色象徵以勝義中遠離一切遍計所執,即是意金剛自性,為自性淨無垢。以不動佛冠為頭飾表具不動佛之大悲所幻之意;裸體無遮表大悲,且寓意赤條條無牽掛,一塵不染,一切無所障礙,衝卻了污濁色塵;持顱器表悲心所業;抱灰鼬表滿足眾生求財之欲願。

修持黑財神法門,可獲其庇佑,消除怨敵、偷盜、病魔等障,使諸受用財富增長。據蓮華生大士所說,金剛手菩薩在北方夜叉淨土世界,將此黑財神法門傳給空行母,並要求空行母再傳給恆常心存善念的幸運者。其後這些修持法門由二位成就的上師,取自殊勝的寶石內。

相傳古印度有一個小國的國王,因國庫空虛,財政困難,百姓難以維生,在走投無路想要投江自盡的時候,水中出現一黑色六歲童子,問明原委後,給國王傳了一個致富之法,並在樹邊化現一間水晶關房,囑咐國王在裡面修行六個月。國王修了兩個月,並沒有看到什麼效果,然後很失望,想再尋短見,黑色童子又出現在他面前,告訴他:即將大功告成啦!當國王再次進入水晶關房時,裡面充滿了珠寶。國王看到的黑色童子就是黑財神。

黑財神法門,以窮人,下層階級,獨居之行者易於相應,若心中長存善念,黑財神的加持將是永遠不會消失的。

創古仁波切 開示

如果以善心和利他心從事世間俗務,這本身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如果懷著競爭心、嫉妒心、瞋恨心和害心去做事,不僅會傷害他人,最終這些惡果必定也會成熟在自己身上,反過來傷害自己。

~尊貴的 創古仁波切

老天自有安排

如果別人說你兩句,你就受不了,被那兩句話干擾得吃不好、睡不好,你是有多脆弱啊!何必計較呢?在烏鴉的世界,天鵝也有罪。思想不在一個高度,尊重就好;三觀不在一個層次,微笑就好。
不要和重要的人,計較不重要的事;
不要和不重要的人,計較重要的事。

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別人的一句話就能左右我們的情緒。常常因為一句不好聽的話,輾轉反側睡不著,再好的飯菜也吃不香。
其實沒有人在乎你的感受,或許別人也就是隨口一說,你卻當了真。當你還在氣頭上,不停地傷害自己的身體時,別人該幹嘛幹嘛,吃得香睡得好,甚至忘記自己說過什麼。

一個人的心態好壞,決定未來的走向;活著的意義就是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俗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生活就是大雜燴,什麼樣的人都有,什麼話都有人傳。
允許有不同的聲音,對於雜音,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不必關注,不喜歡就選擇過濾掉。我們不是為別人而活,也不想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高度和觀念層次,就像獨特的指紋一樣,無法被複製。面對思想高度不同的人,我們可以給予尊重;遇到觀念層次不同的人,就微笑以對。
這並不是妥協,而是智慧的自我保護。生活中的瑣事不應成為我們與重要的人的糾紛,也不應讓我們與不重要的人過多糾纏。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向你笑;你對它皺眉,它也會反射出同樣的表情。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和衝突,抱怨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影響我們的,常常是我們過度關注的事情;傷害我們的,往往是我們無法釋懷的事情。只有當我們學會平和對待,就無人能擾亂我們內心的寧靜。
當我們的心態調整好,世界就會因你的變化而變化,所有的困難似乎都不再困難。你的心態是你最好的風水,心態放好,一切老天自有安排。

空性的本性是“明”!

菩薩及大乘行者的動機及態度含有兩個主要的因素:對空性的瞭解及對法界的瞭解,這是佛陀二轉法輪時的開示主題。

經由這個觀點,我們瞭解一切事物都是空性的;但是,同時一切事物也確切無疑的依照相互依存的過程,在空性之中進行、開展。

菩薩觀點的第二個主要層面是“明性”或“智慧”,或梵文所稱的“佳那”,這是佛陀最後一次轉法輪時的主題,所謂空性並不是一片空白或虛無一物。

如果只是如此的話,那麼,空性就正好是顯相觀念的相反,如果空性存在的話,顯相就不存在,因為這兩者互不兼容。把空性視為只是虛無或虛空是不正確的。

因為空性指的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真實的,都不具有真實的本質;然而,透過相互依存的過程,在相對的層次上,事物的確會有所顯現,但是同時它們也是空性的。

所以,我們不能把空性想成是虛空的,因為空性之中有所顯現。然而,當我們去尋找空性的本質時,我們卻找不到它。

所以,空性具有光明或清明的本性,在藏文裡,“薩瓦”和陽光或非常強烈的光亮有關。一旦有了那種光明,一切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分辨得很清楚。

所以,空性的本性是“明”,因為它具有讓事物極其明確的從空性之中顯現的能力。這種明性和空性的智慧層面是同義的,因為智慧能看清一切。

但是,智慧並沒有實質的存在性,因此,它並不是我們可以對之產生嗔惡感或執著的物質性實體。

這種智慧的真正本性是空性,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談到智慧與空性融合的原因。當我們探討空性的真正本質時,我們發現它含有的正是這種了達一切的智慧及明性。

但是,當我們去分析這種智慧時,我們卻找不到任何物質性的實體。所以,它的真正本性是空性,智慧和空性同時存在。

~尊貴的 創古仁波切